从“理想”到“现实”的实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背景
(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
农业
|
实行余粮收集制
|
工业
|
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
商业
|
取消自由贸易
|
分配
|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
4.特点
(1)适应了战时需要,即“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企业一律国有、实物配给制等。
5.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1.背景
(1)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3.内容
农业
|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工业
|
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国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等,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
商业
|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
分配
|
废除实物分配制
|
4.特点
(1)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作用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实质
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作用
(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探索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摘自王斯德《20世纪的世界史》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苏俄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史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的表现,它的提出和推行是与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它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即作为“战时经济”的合理性。
——余伟民、郑寅达《世界通史(第三编)》
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从“非常态”与“合理性”的角度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史料一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非常时期实行的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具有经济和政治上的合理性。
“非常态”是指战争状态。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苏俄爆发内战。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合理性”是指该政策符合当时形势的需要,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战胜敌人,保卫新生政权。
史料二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计划、方法、制度。 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