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纷呈——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
经济因素
|
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
政治因素
|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
|
文化因素
|
“私学勃兴”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
阶级关系
|
“士”的地位上升,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
学术环境
|
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
|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二、主要派别和思想
1.儒家
(1)孔子(前551-前479)
思想主张
|
影响
|
核心是“仁”
|
“仁”的基本出发点是爱人,涵盖一切美德;实现“仁”的途径是道德自觉,推己及人,行“忠恕”之道
|
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形成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被后世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
以“礼”治国
|
强调等级秩序
|
以“德”治民
|
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
教育思想
|
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
文化成就
|
整理“六经”,其言行载于《论语》一书
|
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但孔子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所以他的思想具有进步的一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孟子(约前372-前289)
思想主张
|
地位
|
主张实行
“仁政”(思想核心)
|
实质是建立并维护小农经济;内容是给农民以土地,不犯农时,宽刑减税
|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儒家学派重要的奠基人,后人称之为“亚圣”
|
民本思想
|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伦理观
|
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
“仁”与“仁政”的不同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将其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荀子(约前313-前238)
思想主张
|
影响
|
政见
|
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
①荀子改造、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成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②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使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整
③战国后期,儒学成为百家中的大宗
|
民本思想
|
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
|
伦理观
|
认为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礼法并用,使人向善
|
唯物思想
|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观点
|
2.道家
(1)老子
核心思想:“道”
|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道”是永恒不变的;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