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背景解读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曹禺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比较真实地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中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的家庭悲剧。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
3.相关知识
(1)故事梗概
《雷雨》以现实与往事相间的手法,写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
这个家庭的主人、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在三十年前,还是个地主大少爷的时候,曾引诱女仆梅妈的女儿梅侍萍,生了两个孩子。
后来,他为了娶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强迫侍萍把大儿子周萍留下,把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剧中人物鲁大海)带走,遗弃了母子俩。侍萍被逼得走投无路,冒着严寒去跳河。周朴园又娶了蘩漪,并生下了儿子周冲。
侍萍被救后,为了孩子,又嫁了两次,与后来的丈夫鲁贵生了个女儿四凤。不料鲁贵与四凤无意中又当了周家的仆人,儿子鲁大海当了周家的煤矿工人。于是以周家为中心发生了各种巧合的违反伦理的关系,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