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家作品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死后谥“文忠”。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的人甚多,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2.背景解读
文与可,名同,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画家,擅长画竹,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开后世“湖州竹派”。文与可曾以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予苏轼。元丰二年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已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筼筜谷偃竹》,睹物思人,悲不自禁,于是写下了这篇情真意挚、凄恻动人的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