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我们常遇到学生这样类似杞人忧天的问题:如“假若火星偏离了轨道撞向地球怎么办?”、“假如地球停止了自转会发生什么现象?”、“假如恐龙没有灭绝,人类怎么办?”、“假如陆地都被海水淹没,人类到哪里居住?”、“假如人类的平均寿命达到一百岁,地球是否人满为患?”、“假如天上多了一个太阳?”、假如大气缺少了氧气”、“假如黄河向西流,假如长江变成了黄河?”等等,当这些别开生面的问题一个个提出之时,课堂上犹如投进一个个的“思维炸弹”,学生的思维热情迅速被激起,课堂气氛顿然活跃,师生围绕着这些问题热烈互动,各抒己见,教学效果常常超出预期。而反观这类问题的特点,它们都属假想问题,都带有假想思维的成分,都是在人们已有地理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假设、猜想、推测、求异、逆反、置换等思维方式所创设的问题,这里姑且将其称之为地理假想问题。这类假想问题在教学上有此独特效果,说明有其运用的的价值所在,有必要对其进行探究。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形成和运用假想问题,下面就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体会,初探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