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史上的中外经济关系
近代以来中外经济关系在近代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中占有一定比例,这一内容又与世界近代史中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知识掌握中应结合世界近代史部分与两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进行全面的理解。近代史上中外经济关系的总体特点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一系列经济特权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行商品倾销、资本输出,掠夺中国的原料、劳动力等资源,形成了近代中外不平等的经济关系。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中的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打开中国市场,进行商品倾销,满足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将中国逐步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获得在中国开设丁厂的特权,利用中国的原料、市场和劳动力取得巨额利润,并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在利用不平等条约扩大经济权益的同时,帝国主义国家还不断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最突出的表现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对沦陷区经济资源的掠夺。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严重破坏了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近代中外经济关系的影响应把握两个方面。首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严重破坏和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外国经济势力的侵入导致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经济独立自主的地位逐步丧失,日益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保证自己在中国的经济利益,压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加剧了中国的经济落后。其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侵略过程中,客观上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中国由此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侵略的同时将近代生产技术带人中国,刺激了中国近代经济的产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