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完全让语文不染一点意识形态色彩是不现实的,古今中外语文教育都有其“教化”功能。新文化运动以前,新式教育体制并未推广,大多数地区还是传统的私塾或书院式教育,语文并不是单独的一门课程,品德教育和语言文字教育混杂在一起,教孩子识文断字时,便按照主流价值观熏陶孩子,比如忠孝仁爱礼仪廉耻等等。蒙学课本《三字经》《增广贤文》莫不是这样。在中国这样一个极重名教的国度,如此做很正常。至圣先师孔子当年就是这样做的,将德育和美育一起搞,弦歌之中,对学生施行文学教育、品德教育和职业培训。
可孔子不是庸俗地、急功近利地教导学生怎样做一个通晓礼法的士,孔子注重循循善诱,用美妙的诗文来教化学生。《论语》中师生们对话多处引用《诗经》。“子贡问日:‘贫而无谄,富尔无骄,何如?’子日:‘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子贡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日:‘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可算是融德育于语文教学中的范例。我们想想,如果孔子把《诗经》开篇的《关雎》,拆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地阐释君子当发乎情止乎礼,学生怎么能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