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半年就业形势有望超去年同期
新华网北京7月8日电经济增速回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走低……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但就业形势却有望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中国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有望超过去年同期的655万人,并且呈现出东部保持平稳、中西部增长较快的态势。
一、经济生活角度
1、劳动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要以辛苦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使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蔚然成风,努力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时代新风。大学毕业生无论是工作在东部,还是中西部,无论是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都只是分工不同,地位平等,光荣属于劳动者。
2、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尽管总量压力依然很大,但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根据人社部的统计监测,招工难从沿海向内地蔓延并呈常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技能人才和普工双短缺的特征更加突出。很多地方的技术工人处于严重短缺状态,仅制造业高级技工的缺口就达400余万人。
4、为了解决日前严峻的就业问题,党和政府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随着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对就业的影响日趋增大,需要政府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减少摩擦性失业。中国应适时出台政策,给予小微企业和就业困难群体更多的就业补助,同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