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答案】C
【解析】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分析,在皇帝没有能力掌握大权的情况下,作用能够相信的人掌握权力,实质是君主专制的表现,故答案为C。根据所学知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故A、B项的说法错误。既然是君主专制,在古代中国,也就不存在君主权力受到制约的问题,故D的说法错误。
2.《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答案】A
【解析】从题干材料中的“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的信息表明了神农、尧等对农业的重视,而儒家非常尊崇神农、尧、舜之道,而《诗》《书》又是儒家的经典,从而说明儒家对农业的重视。故答案为A。材料中虽然有改进生产工具的信息,但是改进工具是为了发展农业,是对农业重视的体现,显然B项不如A项全面,排除B。所给材料没有涉及历法,排除C。所给材料也没有涉及D项内容,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