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语:
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酷刑中最为耻辱的腐刑后,“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就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他思想升华了,毅然活下去,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为了事业,为了理想,而敢于担冒风险,抛自家性命于度外,这是《史记》中磨难英雄的一个显著特点。比如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大复还”,视死如归,敢于刺杀秦王的荆轲;在国危民难之际自荐,对着咄咄逼人的楚王,面不改色心不跳,力陈利害得失而博得楚国支持的毛遂;明知诸侯怨恨,道路艰险而力行削藩的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环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史记》中的名篇──《廉颇蔺相如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