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让语文教学绽开诗意的花朵

阅读:207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2/22 11:52:46
新课改之前,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是静态的,缺乏变化的,是以教师活动取代学生活动的教学。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知识能力并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思考与表达共进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这也向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其中就包括了语文教学的诗意化。
 对语文教学而言,“诗意化”并非无妄之词。首先,语文教学是以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基础的。这些文学作品或者不事雕琢,浅白质朴,却真切自然,或者清丽娟秀,温和煦暖,犹春风徐来,或者词藻丰赡,灿若锦绣,文采斐然,或者细针密缕,井然有序,浑然成章;或者慷慨悲歌,苍凉厚重,有撼人心魄之感,或者低沉哀婉,回环往复,有催人泪下之情,或者炽烈如焚,激昂高亢,有气吞宇内之势,或者冷静如冰,若即若离,彰睿智沉稳之质。也就是说,情感之美与形式之美构成了这一篇篇课文的骨肉,构成了一个个摸不着、触不动,似乎远在天边,却又近在咫尺的诗意之境,构成了一亩亩需要语文教师和学生通过一系列教与学的活动去开垦的精神田园。其次,语文教学活动的双方,也就是教师和学生,都不可避免的从生活中获取一定的人生体验和人生感悟。这些零碎的意识和认识成了某些特定情绪和思想萌发的基础,成了诗意的温床。海德格尔说,“人是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也有人说“每一个人在内心都是一个诗人,直到最后一个人死去,最后一个诗人才死去”。因此,那些以是否创作诗为标准,将人分成诗人和普通人的论调,实际上是对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的诗意的抹杀,是对真善美的间接否定。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相当的文学、文化修养,也应该在文学作品的渐染和熏陶中,形成诗意化的内心,并能够依据自身的人生体验去引导学生逐渐开掘、丰富自我,使诗意之流愈行愈远而不干涸。
 如果说语文课本为语文教学的诗意化提供了一片沃土,则语文教师和学生分别是诗意之地上辛勤的耕耘者和圆实饱满的种籽。但是,有了这片沃土和圆实饱满的种籽,如何才能使诗意之花怒放呢?
 一、语文教学的诗意化是在动态生成中形成的。
 诗歌讲究流动美,流动美是指诗歌艺术中飘逸舒展、流转自如的一种美感效应。所谓流动,实际上即为“意脉贯通”之意,即诗的内在与外在世界要意脉相连,构成一个生命的有机整体。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就忽略了这种流动美,忽略了语文教学是作为整个流程系统而存在的这一特点,片面、静止的看待教学,强调目标的预设性、过程的计划性、结果的规定性。也就是教师固守他的目标,拘泥于静态教案,无视学生的反应,无视课堂上的变化因素,把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结果就像马屈从于缰绳,水流顺从于河堤一样,整个教学过程成了不蔓不枝的树木。这样虽然有结构紧凑,易于操作的优点,但是直接服务于知识的硬性灌输,使整过个过程僵硬死板,内外割裂。老师和学生也就疲于应付,整个课堂便毫无诗意可言。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后,一个跟预设对立的概念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就是动态生成。它要求教师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它存活于有心与心、有法与无法,缥缈与真实编织的和谐空间中,让学生能够不知不觉掉进合作、交流、探究知识的温柔陷阱,沉醉于语文教学的美感之中。教师既可以敏锐的抓住学生眼前稍纵即逝的课程资源,并加以积极利用,推动教学从“无序”走向“有序”,也可以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独特的思维、智慧公之于众,形成万马齐鸣的场面,更可以让学生在文本的交流碰撞中绽入灵智的火花,让课堂在自然推进当中展现诗意的精彩。动态生成的意义就在于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因生成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让平实的课堂因生成而变得趣味无穷,让简单的课堂情节因生成而变得迭宕起伏,变得更具有诗意。
12
     来源:网络  编辑:[email protected]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