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阅读:2578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7/15 19:40:46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也可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当然要避免“抢戏”,在对话时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角。通过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教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地加以改进。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启发,.增长见识,找出自己的优缺点。
“交流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使学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现自我,成长为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合作精神的新世纪学生。
高中学生在课堂上懒于思考、畏于发言历来是各科老师最头疼的难题。为什么学生年级越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反而越消极、越被动呢?说到底,要归罪于狭隘、死板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指挥棒的驱使下,教师只顾搞满堂灌,只顾用“题海战术”狂轰滥炸,根本不屑考虑如何在45分钟内有计划、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自我表现的勇气。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久而久之,学生心中便形成了“课堂就是老师独霸的一统天下”的观念,于是课堂教学便形成了“师讲我听,师写我抄,师问我答”的可悲局面。
要想实行素质教育,就必须根除课堂教学中的这个顽症痼疾;而要根除这个顽症痼疾,仅仅靠具体的教学设计,如提问什么、如何提问等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动大手术。为此,我采取了两项措施:首先,以高度的热情和极大的耐心,唤醒被应试教育桎梏得近乎麻木的心灵,激发学生战胜自我的勇气。我在《课堂发言先谴队宣言》的演讲中,充分论述了课堂发言的好处,深刻剖析了不敢发言的病根。同学们听罢,心悦诚服,热血沸腾,无一例外地报名参加了“先谴队”,课堂上很快出现了争先恐后举手发言的热潮。但是,为了克服旧习惯的强大惰性力,使热潮不致降温,还必须建立课堂发言的竞争机制:每周六由队长调查队员在各科课堂的举手次数(自己随堂记录),排出名次榜,下周一由老师当众发布成绩并做讲评,期末将课堂发言成绩记入档案。自从开展“每周一评”的活动以来,语文和其它各科的课堂发言就出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局面。第1周评比,人均举手不足10次,最后一周评比,已高达80次之多。
“课堂发言先遣队”的建立和发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教师和学生突破了“一切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的应试观念的束缚,从“举手发言”这一看起来小做起来难的环节出发,树立了一种崭新的学习观念。
1.既求应试分数高,又求品学素质好;
2.志如高山百丈松,行似平原一寸草;
3.不做填鸭等人喂,要学饿虎自求饱;
4.羞做课堂缩头龟,敢当发言出头鸟。
这种学习观念,目标是求全的,原则是务实的,态度是主动的,心理是强健的。如果树立这种新观念,养成这种新学风,就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就能使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变成全面提高素质的训练场。
三、以自由表达突破陈旧的应试作文
我承担了中央教科所国家级课题“中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经历了五年实验,总结出了以自由表达突破陈旧的应试作文的经验。
作文教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生命的自主发展。要自主,首先要有自由,自由是个体生命发展的灵魂,而自主又是自由意义的第一要求。当今,我们的教育对孩子们的自由限制太多,以书为“本”的课程机制限制了孩子学习的自由;以父母师长之言为“是”的行为规范限制了孩子生活的自由;以标准答案为“准”的量才尺度限制了孩子考试的自由;此外,家庭中的长尊幼卑、社会上的论资排辈,学校的管理理念、班级的等级结构,乃至教师的包括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在内的教育思想中仍有许许多多限制孩子自由的因素。学生们没有了自由,哪儿来的自主,又何谈“发展”。教师在实施个性化作文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砸掉“镣铐”,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鼓励学生写“放手文”,不加任何限制。写得好的奖励。这叫“山坡放羊法”。
第二、每次作文形式可以多样。可以课堂讲话,可以书面形式,也可以发伊妹儿(我向全体学生公布了我的邮箱号)。这叫“遍地开花法”。
学生可以摘抄或转摘好的文章,但要加以评点。这叫“取石攻玉法”。
我这样一做,学生自由了,他们乐意作文,写出的作文也就有个性了。五年来,我的学生有200多篇作文发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
当然,如果说你的教学不为高考服务,那绝对不是真话;但如果说教学完全是为了离考,那也不对。怎么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认识到,关键在于作文是学生心声的袒露,决不是为了应试而作文。
我从作文教学中探出一条规律,那就是着眼生命求发展,塑造灵魂教作文。总之,如果学生明白了作文是一种需要,他的文章就能站得高,想得远,挖得深,说得透,就能达到“深刻”的要求。这和作文个性化要求中“说自己心中的话”,异曲同工.能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不能言。
四、以主动学习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堂是实实在在的一言堂,老师说了算。学生是名副其实的接受器。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我坚持以学生主动学习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
我在教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时,就设计了主动式教学计划。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主动学习,有效交流,首先,我布置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做了以下项工作。
1.认真阅读文本。
2.了解每段大意。
3.了解全文的中心论点。
4.查阅比尔盖次和李嘉诚的人生经历。
5.对自己的父母做一个访问,访问的内容是父母各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由于让学生有了充分的交流资源或阅内存,这堂课的师生对话很成功。学生真正成为了主动求知的人。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真正感受了自主学习的无穷乐趣,当然学习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我们要注意的是真正的“主动式阅读”应该是主体间视界的开阔、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主体与文本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而实践中,有的教师对“主动学习”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课堂上貌似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实际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主动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主动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主动的“奴隶”。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学习的质量不高。四是讨论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在主动式学习中,教师的指导点拨和提身升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主动就只是形式,学生并无收获。
“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新的天地、新的发展。只要我们用心体会,领会新课改的理念,放出眼光,大胆探索,精益求精,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
 
     来源:网络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