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高考研究 >  阅读文章

语文:《对接经典重构美文》作文指导

阅读:374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5/15 14:54:24
一次课前文言文背诵,部分同学作痛苦状,我则进一步强调,本单元共背诵三篇文章,顿时“啊?!……”声一片。再问是否知道为什么要背,或曰课本要求,或曰高考要考,初听哑然,其后不禁黯然,这也许不是个别现象。于学生,或许可以“不知者无过”搪塞,那么如若先人问我们是干什么的,又该如何应对?汗颜之余,是困惑。求教于名师,答曰:“动机问题,再去看看心理学方面的书。”我翻开久违的《心理学》,找到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名词:动机。仔细读来终于明白,都是“动机”惹的祸。
为解决问题,我准备了一堂作文课,课前印发大量高考优秀作文,要求学生自读并归纳经典古诗文对于作文的帮助,以备课堂讨论。
课堂开始
师:高考优秀作文,物有所值吧?
生:值!(异口同声)
师:他们为什么能写出这些好作文?除了基本功外,就是材料用得好,而且是出自课本的古诗文。今天我们专门来探讨这些出自课本的材料对他们的作文有哪些帮助,下面请各位发表你们的高见。
一会儿的酝酿之后,学生开始发言。
生:我觉得他们引用了很多古诗文名句,读起来格外漂亮。
师:说的是对语言的影响,试举例。(板书“语言”)
生:2006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拒绝空白》中的几段。
两千多年前孔子对人说过:“天生万物,唯人最贵。”
我,生为人,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必须有奋发向上、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我崇拜孔子。他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有“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宣言。
我崇拜孟子。他有“当今之世,舍我取谁”的豪情;他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坚毅。
人生在世,身为社会一员,就有责任为社会做贡献。我有义务做到“达则兼济天下”。
当在热烈的追求之中遇到艰苦的时候,我决不会接受空白,决不会落得个“穷则独善其身”。
一生补充:还有2004年江苏的《西安与南京:山与水的对话》中一段。
南京,长江南岸的明珠,是苏浙那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给了明珠最灵动的光泽。抬眼望,“秦淮水榭花开早”,回头瞧,“红杏褪尽,绿水人家绕”。那里的“六朝旧事如流水”,那里的“夜船吹笛雨潇潇”。南京用那上天赋予的水,勾勒出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好江南”。
师:请点评。
生:作者充分调动自己记忆,经典名句信手拈来,句式整散结合,读来充实灵动,诗意盎然,有一种艺术的享受。
生:是你在写诗吧。(学生哄笑)
师:听点评也是艺术的享受,尤其“灵动”用得好。
生:要说语言,影响最大的是2001年南京的《赤兔之死》,全篇都是用文言文写的。
师:有道理,但是要更正一个说法,应该是白话而不是文言文,文言就是古代的书面语,文言文就是古人用书面语写成的文章,白话指古代的口头语,白话文是古人用白话也即口头语写的文章。
生:据说轰动全国,老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写?
生:早就有专家反对,说不值得提倡。(一生抢答)
师:对。白话不容易掌握,加上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古白话可作点心,不能当正餐。
生:2006年湖南卷《谈意气》前几段也很好。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
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
开篇引用三个名句,组成排比,起势不凡,读起来更是铿锵有力,有排山倒海的气势,能震慑人心。
还有同年四川卷《学海无涯 好问是帆》中一段。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站在汨罗江畔的屈原,你苦苦找寻着挽救楚国的途径,你问天问地问世人,然而,尽力呐喊无人听,豺狼当道天欲倾。能回答的只有你那“九死其犹未悔”的心,能做的只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一个胸怀大志,满腹经纶的政治家诗人。你才华横溢,本可以兼济天下,命运却将你贬到偏远的黄州。你举杯问天,把酒望月,然而,天空阴云密布,月亮深藏宫中。能回答你的,只有你那颗扑扑跳动的为民之心,只有你那宽广豁达的胸襟:不公的命运,何须去问;不幸的遭遇,何必操心——一蓑烟雨任平生。
生:作者积累厚实,信手拈连人物话语,形象地展示人物风貌,也恰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旨。
生:我发现这段话中的“举杯问天,把酒望月”不一般,好象是从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变化过来的。
     来源:网络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